每年5月小龍蝦開始大量上市,特別是在夏天,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是夏天夜市燒烤攤最常見的場景?現在已經是小龍蝦大量上市時期,價格也到了最便宜的時候,很多市民會自己買些回家做。那么如何挑蝦呢?
這些目視法可以避免挑選到壞蝦死蝦但是挑不出是否獸藥殘留超標
水產在養殖過程中為了助幫助水生動植物健康生長,常見藥物會用到氯霉素、硝基呋喃類(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啉)、氟喹酮類、氟甲喹、新霉素、四環素、慶大霉素等。近年來,隨著一些毒性高、用量大的漁藥舊型制劑對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人們越來越關注水產的藥物殘留問題。
獸藥殘留的危害不容忽視:
1.三致作用
即為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由于一些藥物會損害組織細胞、誘發基因突變并且具有致癌活性,因而獸藥殘留的“三致”作用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如磺胺二甲嘧啶能誘發人的甲狀腺癌;氯霉素能引起人骨髓造血機能損傷;磺胺類藥物能破壞人的造血系統;甾體激素能引起幼女早熟、男孩女性化及婦女子宮癌;苯丙咪唑類有致畸胎作用;激素類物質進入人體,會明顯影響人體的激素平衡,從而誘發疾病等。近些年來,我國癌癥發病率增高、各種疑難病癥不斷發生,很難說和我國養殖業中抗菌藥物和生長激素的濫用現象沒有關系。
2.導致病原菌產生耐藥性
經常食用低劑量藥物殘留的食品可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動物在經常反復攝入某一種抗菌藥物后體內將有一部分敏感菌株逐漸產生耐藥性,成為耐藥菌株,這些耐藥菌株可通過動物性食品進入人體,當人患有這些耐藥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時,就會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甚至延誤正常的治療過程。
3.對胃腸道菌群的影響
正常機體內寄生著大量菌群,如果長期與動物性食品中低劑量的抗菌藥物殘留接觸,就會抑制或殺滅敏感菌,而耐藥菌或條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使人體內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機體易發生感染性疾病。
4.對生態環境質量的影響
動物用藥后,一些性質穩定的藥物隨糞便、尿被排泄到環境中后仍能穩定存在,從而造成環境中的藥物殘留。高銅、高鋅等添加劑的應用,有機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此外,藥物殘留還影響動物性食品的進出口貿易。許多國家把畜產品藥物殘留列為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措施之一,如果我國在殘留監控方面做得不好的話,勢必在動物性產品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
所以要判斷超不超標需要我們運用現代儀器進行檢測篩查。避免食用藥物殘留超標的小龍蝦影響健康。
冠宇儀器水產品藥物殘留檢測儀應用競爭抑制免疫層析的原理,通過檢測線熒光定量卡中的熒光強弱程度,定量分析待檢樣品中孔雀石綠、氯霉素、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它酮、氟喹諾酮總量、四環素類總量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