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餅干、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產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食鹽、食用農產品等25類食品48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76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等。摘自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3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
3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分別為嘉興市南湖區新豐百辣云食品加工作坊加工自制的娃娃泡菜,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寧波市鎮海區莊市八磨坊豆制工坊加工自制的五香香干(小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清縣新發地農貿市場王明秀攤位銷售的標稱如皋市華康酒廠生產的精制料酒,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糖精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在腌漬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限量為0.15g/kg。糖精鈉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食用較多的糖精鈉,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造成糖精鈉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圍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甜味劑。
山梨酸及其鉀鹽是食品添加劑中防腐劑的一種。《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腌漬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限量為1.0g/kg,在調味品中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從而超限量使用相關食品添加劑。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發酵豆制品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的最大使用量為0.3g/kg,其余類型的豆制品均不得使用。長期大量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產品,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要求寧波、溫州、嘉興、紹興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溫州、湖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1995年)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松劑、著色劑、護色劑、酶制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生產中是必不可少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豐富食品生產和促進人體健康都有好處。但也必須看到,食品添加劑畢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當,或添加劑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致癌問題。如某些人工甜味劑、色素等經動物試驗證實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黃色素可誘發大鼠肝癌,甜味劑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動物腫瘤。近年來還發現發色劑亞硝酸鈉與肉、魚等食品中的胺類發生反應,形成有強致癌作用的亞硝基化合物。
2、急、慢性中毒問題。由于制造添加劑時所用原料不純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們的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過高的添加劑,使奶粉中含砷過高引起1萬多名嬰兒中毒。作為抗氧化劑的丁基羥基茴香醚可在體內蓄積,對機體可能造成的潛在性危害值得注意。
所以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方面的管控和檢測,防止添加劑濫用超標的食品流入到市場。
冠宇儀器生產的GY-DS1005 食品添加劑多功能檢測儀能夠快速檢測二氧化硫,亞硫酸鹽,溴酸鉀,磷酸鹽,靛藍,亮藍,胭脂紅,焦磷酸鹽,焦磷酸二氫鈉,三聚磷酸鹽等多個指標,檢測簡單準確快速,同時產品獲得專利證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ISO認證系列證書等。適用于食品生產廠家自查、食品加工貿易、工商質監部門用于市場快速篩查等
食品添加劑多功能檢測儀 http://www.www.yygrwhg.com/products-zh-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