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餅干、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糖、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9類323批次樣品,檢驗合格315批次,不合格8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2批次;酒類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1批次。
4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
4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衡水市桃城區玲蘭副食百貨部銷售的香蕉,吡唑醚菌酯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衡水怡水園商城有限公司銷售的韭菜,腐霉利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武邑縣鮮活海鮮店銷售的皮皮蝦,秦皇島海港區海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亮詢水產品經銷部銷售的梭子蟹,鎘(以Cd計)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包括1批次酒類和2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分別為饒陽縣物美副食門市部銷售的小村外(酒),酒精度(乙醇)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景縣杜橋惠民供銷商儲超市銷售的海鹽花生米,衡水吉美超市有限責任公司景州購物廣場銷售的精選松子,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此外,還有1批次糕點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為棗強縣昌明超市銷售的大裂巴蛋糕,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以上摘自食品伙伴網
根據市場監督管理局相應的抽查數據表明,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很嚴峻,確保食品安全我們應從各個方面入手:
1.凈化市場源頭
重點應對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糧食作物、蔬菜、水果、飲用水等嚴加控管,進行規范型、創新型種植、生產結構及生產保障體系調整。市場上的食品應由大型的、符合質量要求的、國家認可的種植專業戶、集團,生產廠家的食品占絕大部分,對落后的、零星的、質量無保障的種植戶、生產小廠適時淘汰,或成無人問津而自滅。凈化市場源頭是重點,這一步抓好了,購者放心。
2.建立市場級檢測體系
即在中、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設置檢測儀器、提供檢測方法,隨時對有關食品主要質量參數進行檢測,可由市場專職檢測人員或人民群眾開展抽檢。國家應投入一定費用開展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供市場快速確認質量。如此,不合格產品難以上市,也不敢上市,杜絕不合格產品的上市。
冠宇儀器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農藥殘留快速測試儀、真菌毒素定量分析儀、ATP熒光檢測儀、ATP菌落總數檢測儀、膠體金讀數儀、熒光定量分析儀、熒光定量PCR檢測儀、多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酶聯免疫檢測儀、藥物殘留及動物疫病檢測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儀、注水肉快速檢測儀、食用油品質檢測儀、環境監測設備、水質檢測儀器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設備。
以產品技術創新為依托、保障食品、藥品、環境、水質安全為己任 , 愿為政府執法部門、食品生產企業、種植養殖單位、消費者提供科學、公正、可靠、及時的檢測技術指導與服務。
3.增加媒體透明度
網上、電視臺、報紙應有計劃、有針對性適時報導食品檢測結果,對優質、合格產品進行表彰,引來認購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暴光,讓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產,多方面、全方位展開關注,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