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22期食品抽檢信息,該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水產制品和冷凍飲品4大類食品共262批次樣品,發現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和冷凍飲品共6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和農獸藥殘留問題。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為:由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川湘人家餐飲店銷售的標稱南昌市文斌洗滌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餐飲具(碗、杯、盤)、由南昌市青山湖區綠鄉村生態品味樓銷售的標稱南昌市文斌洗滌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餐飲具(碗、杯、盤)、由新余娃娃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酸奶棒均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紙片法、發酵法)不得檢出。《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規定,冷凍飲品(食用冰除外)中大腸菌群應符合n=5,c=2,m=10,M=100(CFU/g或CFU/mL)。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河南冠宇儀器有限公司基于螢火蟲發光原理,利用“熒光素酶—熒光素體系”研制而成的菌落總數ATP熒光檢測儀GY-308可以簡單快速的檢測餐飲具表面的微生物含量,大腸菌落總數,操作簡單快捷,獲得國家專利及對應的軟件證書,適用于食品、飲用水中微生物快速檢測,餐具潔凈度快速檢測,食品加工器具、工作臺面、餐飲器具等消毒結果快速檢測,醫療環境工作平臺即時評估。餐飲服務業可以進行定期自檢,避免不合格產品的出現。為餐飲服務業企業利益多了分保障。
2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其中1批次為:由鷹潭市月湖區張亮麻辣燙店銷售的凍豆腐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另1批次為:由景德鎮市昌江區梓涵包子店銷售的甜饅頭檢出糖精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糖精鈉(以糖精計)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劑。糖精鈉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食用較多的糖精鈉,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
河南冠宇儀器有限公司生產食品安全檢測儀,可以針對食品中有農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添加劑、非法添加劑、水質安全、重金屬殘留、等多種含量進行快速定量測定確保食品安全,并提供多種食品安全檢測儀解決方案。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為:由蘆溪縣白鶴峰大酒店有限公司銷售的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腐霉利是一種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限量值不得超過0.2mg/kg。腐霉利對眼睛、皮膚有刺激作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通知相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置。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相關單位立即采取停止銷售、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將查實的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通報相關管理部門。目前,對部分相關涉事單位已依法進行立案調查。新聞來源摘自食品伙伴網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現狀,食品生產廠家、餐飲服務業、食品經營單位等也應做好自檢工作,為自己多添一份保障,與監督管理部門共同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