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一期食品抽檢信息,曝光了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信息顯示,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糖果制品、調味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4類食品1292批次樣品。
超半數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8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占所有不合格樣品的一半多。其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巫山縣唐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重慶市星能釀造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小米辣;沙坪壩區品豪食品超市銷售的、重慶市緣福旺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薄荷糖(薄荷味糖);重慶市酉陽縣品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重慶康野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嫩豇豆。
二氧化硫(以及焦亞硫酸鉀、亞硫酸鈉等添加劑)對食品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均產生二氧化硫殘留。攝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在人體內經酶轉化后由尿液排出體外,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如果長期過量攝入二氧化硫,可能會對健康不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腌漬的蔬菜、糖果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最大限量值為0.1g/kg,干制蔬菜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最大限量值為0.2g/kg。

還有,渝北區小館大廚餐館銷售的油條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產生鋁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的最大限量值為100mg/kg。
此外 ,還有4批次樣品檢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分別為:重慶中堆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標稱生產的三河口花酒檢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糧泰源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米線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酉陽縣渝教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重慶辣小子調味品開發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胡椒面檢出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北區隆泰食品經營部銷售的、重慶市味當佳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香菇豆干(五香味)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6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重慶市容麗平蜂業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蜂花粉、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新世紀百貨大足商都銷售的重慶市正灃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銅梁鳳爪糊香辣味(輻照食品)、邵陽市雙清區鑫鑫副食商店銷售的重慶川欣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野山椒土雞爪(輻照食品)均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天星寨粉葛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葛粉檢出菌落總數和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銅梁區石魚鎮紅心街101號楊光蘭銷售的、重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綠色心情綠豆口味棒冰檢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廣賀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油茶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指標檢出不合格,說明該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其衛生情況不達標。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可能導致食品的營養成分破壞、腐敗變質加速、失去食用價值等。消費者食用微生物超標的食品,易產生嘔吐、腹瀉等癥狀,引起痢疾等腸道疾病,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1批次樣品檢出其他質量指標不合格,為:重慶市美高農業投資有限公司長壽分公司標稱生產的美高兩江醇(其他蒸餾酒)檢出酒精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對生產經營企業依法啟動查處工作,同時已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
ATP熒光檢測儀www.www.yygrwh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