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6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肉制品不合格4批次,飲料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菌落總數、銅綠假單胞菌指標。
2批次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標稱貴州省仁懷市維奢龍泉有限公司生產的酒都婦產醫院專用山泉水,標稱貴州省貴陽市陽明山泉水加工廠生產的陽明山泉天然飲用泉水。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規定,包裝飲用水中的銅綠假單胞菌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檢出。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工作人員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或者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2批次肉制品檢出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 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貴安新區玉英米店銷售的臘肉,都勻市吳記烤鴨店銷售的臘腸。
亞硝酸鹽是一種具有護色和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于肉制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亞硝酸鹽作為護色劑,可以使肉制品呈現鮮艷、美好的顏色,同時還具有防腐作用,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腌臘肉制品類中亞硝酸鹽的殘留量不得超過30mg/kg。造成產品中亞硝酸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超量添加,或生產工藝缺陷、保存條件不當等導致食物中的硝酸鹽被還原為亞硝酸鹽。
另外,還有2批次肉制品分別檢出菌落總數、山梨酸及其鉀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江口縣大潤發時代超市銷售的、標稱廣東億心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辣味肉干,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鎮寧自治縣富麗超市銷售的、標稱衡東縣石灣鎮鄉村農家腌臘食品廠生產的手工麻辣腸,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自治州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