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16類食品1150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31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及其他指標問題。其中1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1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海豐縣發到家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重慶采陽農業發展合作社生產的山椒鳳爪,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中山市小欖鎮億心包裝食品商店銷售的標稱普寧市紅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板燒肉干(五香味)、板燒肉干(香辣味)和板燒肉干(沙嗲味),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佛山市南海西樵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包裝飲用水(飲用純凈水)和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清遠六寶礦泉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六口井包裝飲用水(天然凈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東莞市寮步盈力飲用純凈水廠生產的一濂飲用純凈水和名樂氏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佛岡縣觀音山飲品廠生產的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鶴山市古林山泉有限公司生產的古林山泉(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中山市粵山泉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中山市仙泉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珠山泉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中山市西區金百榮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潮州市潮安區東陽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蝦仔面(干吃面),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海珠區杰陽商行銷售的標稱茂名正德食品加工廠生產的核桃仁(原味),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如果桶裝水的消費周期較長,營養要求較低的銅綠假單胞菌可生長繁殖,可能會引起味道、氣味和濁度的改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有相關規定,明確了銅綠假單胞菌在該類飲用水中的最大允許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帶入,生產過程中工藝控制不嚴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發酵肉制品類除外)一個樣品中菌落總數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針對以上食品檢測微生物超標指標可以運用冠宇儀器微生物致病菌檢測儀能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志賀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性弧菌、阪崎腸桿菌、蠟樣芽胞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進行定量檢測。快速準確,同時內置打印機可以實時打印檢測結果方便數據收集及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