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簽:可能藏著幾萬個細菌
餐館里牙簽的衛生問題不比餐巾紙少,大體有三種情況:
其一,本身就是劣質產品。目前牙簽多為小作坊生產,生產者將低價收購來的木材、竹子,通過簡單的拋光、磨平、漂白處理后,賣給各地的批發商,再由批發商轉賣到小商品市場。很多牙簽的包裝袋上有“高級牙簽”、“高溫消毒”的字樣,但沒有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有效日期。不少大酒店也照樣引入這種“三無”牙簽,并借助漂亮的包裝提高檔次。有些制造者生產竹制牙簽時,還使用涉嫌致癌的工業硫磺和雙氧水。
其二,餐館儲藏、放置和使用牙簽極其不衛生。除少數中高檔酒店的牙簽為單獨包裝外,很多小餐館將牙簽散落在盤子上、裝在牙簽筒里,甚至盛在玻璃杯中。牙簽筒也是骯臟的——灰塵、油垢、污跡不堪入目。顧客就在這一堆牙簽中挑來揀去,直到拿出自己“滿意”的那根——手上的各種病菌,由此交叉傳播。
其三,無良餐館使用回收牙簽。在海口市2006年上半年執法人員的一次檢查中,查獲大量由廣東購進的“回收牙簽”———有人專門從餐館、垃圾場收集牙簽,用水稍微沖一下就包裝起來,以低價批發給餐館。而在杭州的一些飯店里,顧客們將使用過的牙簽丟棄在桌上,服務員來收拾時,又把它們擦干凈后放回牙簽筒……
衛生部門檢測,一根劣質牙簽上的病菌可多達數萬個,而回收牙簽中的病菌多到什么程度,目前還沒有檢測的數據。牙簽上常見的病菌有肝炎病毒、結核、大腸桿菌等數十種,甚至包括艾滋病病毒。調查顯示,目前廣東省成年人牙周疾病患病率已達97%以上,這也與使用劣制牙簽有關。
餐具:一次性并不安全
目前,一次性餐具和消毒餐具是市場的主流。調查顯示:中國每年要消耗約65億只一次性塑料餐具,但其中近半數不合格。還有些餐飲企業,竟然重復使用一次性餐具。
這種劣質的一次性餐具,危害的不只是食客。在河北省文安縣,因為大量制造這種劣質餐具,導致地表以下300米內的水都已被污染,幾年來當地征兵體檢沒有一人合格。
隨著消毒設備越來越廣泛地進入餐館,餐館更愿意將餐具消毒后重復使用。在塑料薄膜印上“消毒餐具”字樣后,向顧客收取“餐具消毒費”。
一位餐具消毒企業的工作人員稱:“嚴格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操作,再經過高溫和紫外線殺毒之后,餐具方可以放心使用。這一點,已得到衛生監督管理部門認可。”
但仍有消費者反映:很多餐具的消毒效果令人懷疑———撕開塑料薄膜后,會明顯感覺餐具依然滑膩,甚至還留有污垢。
業內人士稱:現在消毒餐具還未立法,市場上的一些小型餐具消毒企業樂于打“價格戰”。價格一低,導致不合格消毒器具的出現。
所以要加強餐飲用品的食品安全衛生檢查工作,避免因為餐具衛生引起不必要的中毒及危害。冠宇儀器菌落總數ATP熒光檢測儀適用于食品、飲用水中微生物快速檢測,餐具潔凈度快速檢測,食品加工器具、工作臺面、餐飲器具等消毒結果快速檢測,醫療環境工作平臺即時評估。該設備采用生物化學反應方法檢測ATP菌落總數含量。可以快速篩查餐具的衛生狀況。
http://www.www.yygrwhg.com/products-zh-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