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是一種存在飼料和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是毒素很強的霉菌次生代謝產物。在飼料的加工、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都會產生霉菌毒素,那么霉菌毒素的危害和豬中毒的臨床表現:
1、霉菌毒素中毒隱蔽性強
有時外觀正常的玉米等飼料,其實已經被霉菌所污染,不被我們肉眼所觀察出來,如果此時不采取防范措施,就會引起慢性中毒。
2、霉菌中毒的微量性
實驗室證明,每公斤飼料中含200微克黃曲霉毒素就會引起肝損傷;T-2毒素1微克/公斤飼料就會引起假發情癥狀。
3、霉菌毒素種類多
目前飼料檢測到的毒素已超過350種,對豬危害最大的有: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4、發病癥狀復雜,易與其他病癥發生混淆而出現誤診。
●機型中毒表現為大量豬發病,食欲下降
●發病嚴重,病死率高
●妊娠母豬流產、產死胎
●公豬死精、無精
●病豬一般表現體溫正常
●慢性中毒最常見
●母豬發情不正常、假發情、返情率高。
●母豬產死胎和弱仔的比例增加
●母豬產仔數明顯降低,泌乳量減少
●有的母豬子宮脫出
●新生仔豬外陰紅腫
●新生仔豬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狀
●生長豬外陰紅腫,脫肛
●生長豬皮膚黃染,皮毛粗亂
●中毒豬臀部皮膚出血斑
●中毒豬耳部皮膚發紺、發紅。
●公豬性欲減退,包皮紅腫,睪丸萎縮
1、仔豬
中毒的仔豬常呈急性發作,出現中樞神經癥狀,頭彎向一側,頭頂豬欄,數天內死亡。
2、生長育成豬
病程較長,一般體溫正常,初期食欲減退,后期食欲廢絕,腹痛,嘔吐、下痢或便秘,糞便中夾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亂。豬的面部、耳、四肢內側和腹部皮膚出現紅斑及出現黃疸、貧血等癥狀,飼料轉化率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由于霉菌毒素能對豬的免疫系統造成損害,使豬群出現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體的危害。最近國外的科研機構還發現,霉菌毒素是引起豬群發生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豬
母豬霉菌毒素特別是黃曲霉毒素中毒時皮膚黃疸,四肢乏力,體溫正常,糞便干燥,直腸出血,尿液顏色加深,甚至呈濃茶色(血紅蛋白尿)。
(1)懷孕母豬:表現為死胎、木乃伊、流產或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以及產后發情不正常;
(2)青年母豬:飼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或臨產癥狀;
(3)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周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
(4)當飼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過5ppm時,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
4、成年公豬
表現睪丸萎縮。
在豬場現實管理過程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常被忽略。很多時候,當豬群發病后,患病豬經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死亡率上升。獸醫診斷往往包括附紅細胞體、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等疾病,而忽略了霉菌毒素中毒。
所以提前對飼料進行檢測也是預防霉菌毒素中毒的一個手段。
冠宇儀器生產的霉菌毒素檢測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糧食、飼料、谷物、食用油、調味品等食品中黃曲霉毒素、T2毒素、嘔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殘留定量分析儀適用于糧油監測中心、糧油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貿易、畜禽養殖戶自查、工商質監部門用于市場快速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