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藥材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中藥材種植養殖、產地初加工和專業市場為主要環節的中藥材產業,且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中藥材管理領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其一是標準化種植養殖落實不到位,不科學使用農藥化肥造成有害物質殘留;其二為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設備簡陋、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摻雜使假、違法加工、非法經營中藥飲片和其他藥品等現象屢禁不止。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中藥材質量安全,對群眾健康構成了潛在危害,同時阻礙了中藥材產業和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中藥材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藥材管理、保障中藥材質量安全,對于保障公眾健康、促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繁榮壯大具有重要意義。
中藥材質量抽檢現狀
偽品冒充正品或摻偽
以偽品冒充正品或正品中摻入偽品的現象主要集中出現在正品來源較少、資源稀少的中藥材品種,多為同屬近似種或名稱和性狀相似的品種。如非藥典品種的青蛙輸卵管冒充蛤蟆油;赤鏈蛇幼蛇冒充金錢白花蛇;虎掌南星或水半夏冒充半夏;伊貝母、平貝母冒充川貝母;湖北貝母冒充浙貝母;藏柴胡、錐葉柴胡等冒充柴胡;沙蓯蓉冒充肉蓯蓉;益智仁冒充砂仁;槲寄生冒充桑寄生等。
非法染色問題
采用有機染料將劣質藥材染色是目前較為嚴重的違法行為,涉及的品種主要有:紅花、西紅花、丹參、五味子、南五味子、朱砂、血竭、蒲黃、延胡索、石斛、姜黃、黃芩、黃連、黃柏、關黃柏、烏梅、青黛、熟地黃、制何首烏等。已發現的色素和染料有酸性紅73、胭脂紅、赤蘚紅、檸檬黃、金橙Ⅱ、金胺O、蘇丹紅Ⅳ、808猩紅、蘇丹紅Ⅰ、蘇丹紅Ⅳ、808猩紅、孔雀石綠、鐵黑等。
染色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掩蓋摻偽、劣質、霉變、增重或提取后導致的性狀變化等,以增加賣相。由于有機染料大多毒性較大,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因此藥材染色不僅是造假行為,同時還增加了安全風險,必須嚴厲打擊。
受利益驅使惡意增重問題
為追求經濟利益,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無機鹽、泥沙及其他物質增加藥材及飲片重量。問題較突出的品種有地龍、穿山甲、全蝎、海馬、海龍、蛤蚧、水蛭、土鱉蟲、僵蠶、紫河車、雞內金等動物藥,以及冬蟲夏草、海金沙、蒲黃、紅參、白鮮皮、豬苓、菟絲子等植物藥。
二氧化硫熏蒸過度問題
以硫磺熏蒸藥材多是為了保濕增重、改善外觀、增加賣相等。硫磺過度熏蒸較為嚴重的品種有山藥、玉竹、郁金、浙貝母、川貝母、百合、黨參、當歸、白芍、白術、粉葛、天麻、麥冬、北沙參等。研究表明,大量、廣泛使用硫磺熏蒸藥材,不僅會影響藥材及飲片的質量,也會對服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貯藏不規范導致蟲蛀、霉變問題
由于貯藏條件不當,部分藥材有蟲蛀、霉變現象,同時倉庫中存在為防止藥材生蟲而濫用農藥的現象,農藥殘留超標、黃曲霉毒素超標的現象比較嚴重。
中藥飲片的安全、有效與可控,是臨床的基本要求,藥典標準是飲片質量控制的基本保障。針對中藥飲片產業特點及存在的質量問題,應加強飲片生產、流通、應用等產業全過程質量控制與監督管理,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測制度,保障中藥產業持續發展及人民用藥安全有效。
冠宇儀器可以對中藥材中不良色素添加、二氧化硫、霉菌毒素等多個安全問題提供專項專檢的檢測儀器。確保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同時冠宇儀器本著秉承“重合同、守信用、優質服務、互利雙贏”的經營理念為核心,以產品技術創新為依托、保障食品、藥品、環境、水質安全為己任 ,同時為食藥監系統、農業系統、畜牧系統、漁業系統、食品企業等提供專業的檢測產品、先進的技術支持和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
食品中色素添加檢測儀 二氧化硫檢測儀 霉菌毒素檢測儀 食品安全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