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是指可以不經處理、直接供給人體飲用的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的健康生活離不開安全,干凈的飲用水。水是體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構成細胞、組織液、血漿等的重要物質。水作為體內一切化學反應的媒介,是各種營養素和物質運輸的平臺。
水的安全和種類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市場上銷售的太空水、離子水、電解水、富氧水、純凈水、堿性水等林林總總的飲用水,那么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怎么去鑒別水的各項安全指標呢?
水的種類:
純凈水
純凈水一般是蒸餾水,不含任何礦物質,沒有細菌,雜質。純凈水只是水,是水分子的集合,ph值=7。主要是給微電子、宇航員等高端環境使用。(參見:百度百科)對于人體來講,飲用純凈水并非必要,事實上,經過灌裝,運輸,管道輸送等,喝到嘴里的已經不是純凈水了。況且,國人多有沖泡茶飲的愛好,可能還是某些山泉更好。
礦物質水
加了礦物質的純水 通過在純凈水里人工添加礦物質的方法,已經被許多飲用水產家使用。但有些產家通過添加氫氧化鈉等化學品來釋放鈉鉀陽離子,這樣的水,其PH值會比純凈水高,但是氫氧化鈉的添加不符合安全飲水的要求,這是強堿性物質,不是食品也不屬于食品添加劑。
天然水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0-8.0之間,呈弱堿性;人體長期飲用,能夠維持身體保持弱堿性。各種動物實驗證明,天然水可以提高小白鼠對缺氧、疲勞的耐受力,增強機體抗氧化衰老的能力。
白開水
白開水的來源是市政自來水,因當地的水質不同而有不同的PH值。我們建議:在水燒開后要把壺蓋打開燒3分鐘左右,讓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質隨蒸氣蒸發掉。而且燒開的水最好當天喝,不要隔夜。
山泉水
山泉水是流經無污染之山區,經過山體自凈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飲用水。水源可能來自雨水,或來自地下,暴露在地表或在地表淺層中流動,經山體和植被層層濾凈與流動的同時,也溶入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成分,屬于軟水,是比較理想的飲用水,其礦物質的含量沒有礦物質水高,適合各階段人群飲用,特別是兒童由于體內需水量多,含礦量高的水不利于人本滲透對水的吸收。
飲用水的謠言和誤區
堿性水并不等于好水。弱堿性水,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世界長壽地區人群大量調查分析之后提出的優質飲用水六條標準之一,即“應呈現弱堿性,可迅速有效清除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和各種有害物質”、“pH值呈弱堿性,能中和人體內多余酸素”。
月子水并不能瘦身催奶。“月子水”,即坐月子期間喝的水。這水雖然價格不菲,但是商家對其“增加營養、瘦身催奶”的宣傳神乎其神,為此還受到不少產婦的追捧。有調查發現,月子水與普通礦泉水相比,沒有“特殊”營養成分,也不能瘦身催奶,專家稱這種營銷手段涉嫌虛假宣傳。
自來水是一種安全水,但不是一種健康水。由原衛生部牽頭修訂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共有106項檢測指標,從2012年7月1日開始實施。然而,目前擁有該檢測能力的檢驗機構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省級監測站,而地級市只具備常規監測29項指標的能力,其余檢測指標則需送樣監測。有關專家對此發表評論說,“自來水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大家可以喝;自來水是一種安全水,但不是一種健康水。我們目前只是在討論飲水的安全性問題,還談不上健康飲用水這個概念。”
飲用水誤區一:水越純越好
由于人體體液是微堿性,而純凈水呈弱酸性,如果長期攝入的飲用水是微酸性的水,體內環境將遭到破壞。大量飲用純凈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用水誤區,純凈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容易產生疾病。
飲用水誤區二:喝水僅為解渴
干凈、安全、健康的飲用水是最廉價最有效的保健品。由于一切細胞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只有讓細胞也喝足水,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飲用水在體內能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稀釋,這樣才能便于人體吸收。
飲用水誤區三: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
許多人把礦泉水作為日常生活的飲用水。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飲用水誤區四:飲料=飲用水
水和飲料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由于飲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質,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飲用后不易使人產生饑餓感。因此,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欲,影響消化和吸收。
怎樣辯別水的安全性?
冠宇儀器水質安全綜合分析檢測儀GY-DS1008能夠快速檢測COD、色度、濁度、總溶解度、硝酸鹽、亞硝酸鹽、甲醛、溶解氧、氰化物、氟化物、氨氮、總氮、磷酸鹽、總硬度、硫化物、總氯(二氧化氯、余氯)等有害物質。本儀器具有檢測速度快,檢測項目多,精確度高、藥劑成品供應,簡單易學等特點,可廣泛用于水廠、食品、化工、冶金、環保及制藥行業等部門的污水檢測,是常用的實驗室儀器。快速判定水的安全狀況,確保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