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一般指鎘含量超標的大米。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鎘大米主要產自湖南、湖北,2013年5月中國廣東發現大量產自湖南的鎘超標大米,一度引起轟動。WHO對鎘的安全標準就是基于對腎臟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體重7微克。
慢性鎘中毒的癥狀被命名為"痛痛病",日本在幾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中國還沒有詳細的病例統計。在日本的上述地區,統計的成人接近兩萬(占了當地人口的絕大部分),出現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為主。根據研究,痛痛病的癥狀主要來源于鎘對腎臟和骨骼的破壞。鎘會在腎臟中累積,最后導致腎衰竭;對骨骼的影響則是骨軟化和骨質疏松。長期接觸更大劑量(WHO安全線的3倍以上)的鎘還可能會導致消化道的障礙。在動物實驗中,這種劑量的鎘還顯示了對生殖和發育系統的影響。不過,對于人類是否有同樣影響,還沒有可靠數據。
鎘在腎中一旦累積到一定量,就可能損害泌尿系統。主要表現為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為主的腎損害,這并不致命,但可能會略微影響預期壽命。鎘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前提都是幾十年長期、較大量地吸收,因此預防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就可以保護受鎘污染影響的人群。
那么如何避免鎘傷害?
根本的解決途徑還是工業污染的治理,迫切的需要則是廣泛嚴格地檢測食物以及飲水中的鎘含量,并且及時處理與公布。
冠宇儀器重金屬多功能檢測儀GY-DS1002能夠快速檢測重金屬砷,重金屬鎘,重金屬鉻,重金屬汞,重金屬鉛等。快速檢測大米中的鎘含量。
對于消費者來說,保護自己的可行途徑是增加食譜的多樣化,減少對大米(尤其是單一來源的大米)的依賴。
http://www.www.yygrwhg.com/products-zh-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