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2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7大類食品1085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等。其中,不合格樣品8批次,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問題。
3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豆制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酒類各1批次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豆制品為:標稱武岡市芳姐鹵業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4月9日生產的武岡精品鹵香干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福州連江店。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硫酸鋁鉀、硫酸鋁銨作為膨松劑、穩定劑可應用于豆類制品,其添加量“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而終產品中的鋁殘留限量不得超過100mg/kg。
不合格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為:標稱含山縣干泉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3月12日生產的芝麻油檢出乙基麥芽酚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漳州市恒晟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東山縣西埔分公司。
乙基麥芽酚是一種香味增效劑,對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強具有顯著效果,且能延長食品的儲存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植物油脂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過量食用乙基麥芽酚會對肝臟有影響,還可能會導致頭痛、惡心、嘔吐等。
不合格酒類為:標稱福建汀江酒業有限公司2020年5月5日生產的茂哥多二兩酒(固液法白酒)檢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合格。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標稱汕頭市寶味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4月1日生產的核桃粉檢出霉菌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鼎市大潤發鄰里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標稱江蘇云臺山食品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12月15日生產的綠香妃葡萄干檢出霉菌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晉江潤德商業有限公司。
霉菌屬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失去食用價值。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標稱泉州市威威貓食品發展有限公司2020年5月19日生產的狂浪芝士蛋糕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泉州市中閩百匯購物有限公司惠安分公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4,M=105CFU/g。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食用農產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為:廈門夏商民興超市有限公司東渡店銷售的小黃姜(購進日期為2020年6月4日)檢出鉛(以Pb計)不合格。
鉛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新鮮蔬菜(蕓薹類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薯類除外)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0.1mg/kg。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種植過程中對環境中鉛元素的富集。鉛可在人體內積累,長期攝入鉛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
1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還有1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為:標稱龍海市漳龍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11月26日生產的魚皮花生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上杭縣永盛百貨有限公司。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其他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最大限量值為0.50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導致脂肪過度氧化,使得終產品過氧化值超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冠宇儀器本著秉承“重合同、守信用、優質服務、互利雙贏”的經營理念為核心,以產品技術創新為依托、保障食品、藥品、環境、水質安全為己任 , 愿為政府執法部門、食品生產企業、種植養殖單位、消費者提供科學、公正、可靠、及時的檢測技術指導與儀器供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