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雨季,每天雨、雨、雨,細菌容易滋生,食物怎么吃才安全?家中出現積水、墻壁變潮發霉該怎么處理?
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處理食物勤洗雙手
針對近期疫情出現新情況,市民在選購食物時,最好優先選擇超市,避免去大型海鮮市場、家禽市場或者農場等地。買菜時,應全程佩戴口罩,并與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
食物買回家,首先要嚴格包裝、分類貯存。制作食物時,砧板、刀具、盆、碗都要做到生、熟分開。清洗和分割生魚肉的廚具要及時清洗和消毒。加工水產品最好要戴上一次性手套,處理完后徹底清洗雙手并消毒。專家同時提醒,近期盡量不要吃生的食品,所有食物都要燒熟煮透,使中心溫度達到75攝氏度以上。
吃新鮮烹飪的食物,杜絕剩飯剩菜
食物盡快食用完畢,判斷為無法一餐吃完的,建議提前將多余部分分揀出來后密封保存,能夠冷藏的,盡量放入冰箱內保存,有條件的還可以抽干空氣,形成真空狀態。對于大米之類體積較大的食品,無法放入冰箱的,則應該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并適當在房間中放置干燥劑或開啟抽濕機來降低房間中的水分含量。剩菜剩飯切勿反復加熱,一次性吃完或者倒掉。防止霉菌嘔吐毒素超標引起中毒。
人類食用含有嘔吐毒素的糧油食品后,會出現胃部不適、眩暈、腹脹、頭痛、惡心、嘔吐,手足發麻、全身乏力、顏面潮紅、以及食物中毒性白細胞缺乏癥等癥狀。癥狀較為嚴重者可見呼吸、脈搏、體溫、血壓波動,四肢發軟、步態不穩,更為嚴重時損害造血系統造成死亡。
碗筷也要定期消毒 每星期至少兩次
長期和食物接觸的木質工具,由于有時候清洗不到位,夾縫或表面,容易滋生霉菌,例如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當人體一次性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等病癥。當微量持續攝入,則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甚至致癌等。
居民首選煮沸消毒,把碗筷清洗干凈再放入沸水中煮15到20分鐘,包括砧板、抹布,洗凈以后放在蒸籠上蒸30分鐘,也可以達到消毒滅菌的效果,或者定期換新也可以避免。
積水霉斑及時處理 定期消毒開窗通風
除了吃得健康外,居家環境清潔也要注意。梅雨季節,有的市民家中出現積水、墻面發霉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滋生細菌。第一步,需要清理積水、鏟除霉斑;第二步,使用500到1000毫升的消毒劑,消毒30分鐘。
除霉除斑時,居民還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病菌侵襲。同時,注意開窗通風,一天至少3到4次,每次通風時間不低于半小時。避免環境中的霉菌污染交叉污染到食物中引起中毒。
霉菌毒素檢測儀 http://www.www.yygrwhg.com/products-zh-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