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食鹽抗結劑的“亞鐵氰化鉀”,再次被新媒體當做了“毒物”進行傳播,甚至于被質疑批準程序。然而,“鹽里面
加進了亞鐵氰化鉀危害消費者健康”的消息一直存在,時常被推到公眾面前進行質疑,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首先在批準每種添加劑使用之前,要經過很多科學研究和數據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有沒有致畸、致癌
等各種各樣的毒性測試。等到全部都篩查一遍后沒有任何問題,才會被批準使用。
添加使用是否科學以及有無經過實驗。
一種添加劑能否列入食品添加劑目錄,是需要經過嚴格審批的,除了對毒性的實驗評估,還需要進行經濟評估。如果國際
上已經做過了毒性試驗,可以進行參考,無需再做,如果國際上沒有做過且是一種新的食品添加劑,那就需要做動物毒性試驗。
據了解,食品添加劑的標準制定,先從它的毒性開始實驗,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有專門負責評估食品
添加劑安全問題的部門,我國會在他們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取更安全的量作為我們的標準。所以,中國的標準一般要比國外的
限量低得多。
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的負面效應,每個成年人至少每天攝入1.5毫克。如果按照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的量來推算,相當
于每天要吃150克(即3兩)左右的食鹽,而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0.4兩)就已經非常咸了,所以除非過量食用,否
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亞鐵氰化鉀作為一種化合物,別名黃血鹽鉀、黃血鹽,是一種淺黃色單斜體結晶或粉末。我國在食鹽中允許添加并作為抗
結劑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一共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硅和硅酸鈣。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加入
食鹽中,主要是用來防止食鹽結塊。
雖然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但它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想要分解成有毒的亞鐵氰化鉀,需要在400攝氏度的高溫下才能完成
所以按規定限值進行添加和使用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在我國由于相關質監部門的監督和抽查工作做的都比較到位,食品生產加工環境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也不乏有“漏網之魚
”。一些資質不達標的食品生產加工廠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非法添加包括亞鐵氰化鉀在內的各種添加劑,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沒有
辦法用物理特性來判定是否是非法不合格產品。所以為了我們的飲食健康,相關食品銷售鏈市場超市等應幫廣大群眾把好質量
冠宇儀器生產的亞鐵氰化鉀檢測儀能夠快速檢測能夠快速檢測食鹽、葡萄酒等中的亞鐵氰化鉀的總量也可根據顧客需要進行
定制。操作簡單快速定量。是食品安全檢測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