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6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取食用農產品43批次樣品,
檢出3批次不合格樣品。
抽檢信息顯示,2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南寧市青秀區仙葫大道西20號東門海鮮農貿市場4#樓
017號攤韓朝輝銷售的“瀨尿蝦”,南寧市青秀區青環路鳳嶺五隊86號水產行5-1、2、6號雷才滿銷售的“彈蝦”,不合
格項目為:鎘(以Cd計)超標。
鎘屬于重金屬污染物指標,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
骼損傷風險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甲殼類水產動物中鎘的最大
限量值為0.5mg/kg。鎘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水產品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導致。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為南寧市北湖北路15號北湖農貿綜合市場一樓海鮮行第21號攤位羅水
盛銷售的“金鯧魚”,不合格項目為:呋喃唑酮代謝物,檢驗結果為3.62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
呋喃唑酮屬于硝基呋喃類廣譜抗生素,可用于治療細菌和原蟲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其在生物體內代謝迅速,和蛋
白質結合而相當穩定,故常利用對其代謝物的檢測來反映硝基呋喃類藥物的殘留狀況。《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
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規定,硝基呋喃類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在動物性食品中
不得檢出。硝基呋喃類藥物及其代謝物,可引起溶血性貧血、多發性神經炎、眼部損害和急性肝壞死等而對人類健康造
成危害,對人體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廣西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相關工作,查
明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風險。摘自食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