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專家出面辟謠:農藥殘留種種謠言涕滅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藥袋”蘋果……一個個關于農藥殘留的“新聞”讓公眾聞之色變“吃貨”們人心惶惶更讓很多農產品產地和農戶遭受當頭棒擊恍如災難。
夏日漸近各色瓜果蔬菜又將集中上市有“毒”傳聞是否又將如影隨形?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檢出殘留超標的產品吃下后離“癌”不遠了嗎……面對消費者關注的有關“農藥殘留”的幾大疑問記者通過采訪權威專家為大家揭開危言背后的真相。
農藥殘留高毒農藥一直長期沒有禁止?
在剛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對農藥的使用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藥材。
農藥殘留由于是在食品安全法中首提劇毒、高毒農藥的禁令一度被解讀為我國高毒農藥一直可以用于上述產品。
“從農業部門的規章到國務院條例對高毒、劇毒農藥都作出了范圍的限制嚴管下使用比例也逐年下降。此次在食品安全法中是將這一禁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指出十年前高毒農藥在農藥中占比近30%現在不到1.7%。
農藥殘留=不安全?
“農藥如果使用規范是安全可控的。但是不少消費者都認為有農殘就等同于不安全甚至故意去選擇‘蟲眼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這其實是混淆了“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的概念。
專家介紹蔬菜使用農藥很正常全世界無一例外。只要嚴格執行停藥期和嚴格用藥范圍農藥殘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標準范圍內的而此時產品就是安全的。而農藥殘留標準通常是在實驗室數據基礎上再放大百倍量、確定的安全標準。也就是說即使出現了小概率的超標事件也不代表對人體有害。
農藥殘留蔬菜農殘超標這個“很普遍”?
從農業部近年來的例行監測結果看食品農藥殘留合格率也正逐年提高2014年全國各類蔬菜的合格率已達96.3%。
來自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信息也顯示近年來甲胺磷、對硫磷等禁用農藥基本沒有檢出;氧樂果、克百威等限用農藥的檢出和超標的次數也大大降低已不是造成蔬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檢出值也逐步降低雖然仍有部分蔬菜有農藥殘留檢出但普遍檢出值并不高基本都低于限量值。
“我們在農產品生產之前就與農民簽訂藥殘檢驗合同如果發現誰家的農殘超標不僅會退回當批次的產品還會影響到日后的合作。”遼寧省盤錦市金社裕農供銷集團總經理鞏金生表示雖然有些種類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農藥在所難免但是農藥自身具有揮發性再加上從用量上面嚴格控制幾乎很少檢驗到農殘超標的產品。
農藥殘留含致癌物質就會“致癌”?
“離開劑量去談毒性不科學‘長期大量食用致癌’本身就是一個不科學的表述。”厲曙光說“不合格”不等于不安全更不等于“有毒”;含有致癌物質不等于一定“致癌”還需要看劑量和接觸的時間這需要明確區分清楚。“簡單說就是要說清楚多長時間、多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