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儀 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月11日上午,參加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三次會議的農業界別小組討論會議現場,委員們就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進行討論,會場氣氛熱烈。
“我是農民,一個來自基層的委員,我的意見建議還是關于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問題。我的家鄉玉門市赤金鎮是‘中國韭菜之鄉',希望省政府能夠給予玉門市赤金鎮韭菜產地批發市場一定的資金扶持,并配套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儀器,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來自玉門市的政協委員張問余開門見山,提出了建議。
“赤金鎮是‘鐵人’王進喜的故鄉,也是‘鐵人精神’的發源地。”提到家鄉,張問余難掩自豪。“我們說話干事都要發揚‘鐵人精神’,實實在在、踏踏實實。我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靠吃苦、踏實一步步發展到了今天。”張問余還有一個身份,是“冬韭王”韭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20多年來,張問余見證了赤金韭菜溫室產業從無到有的艱辛發展歷程。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張問余欣喜地看到,產業形成了,農民的腰包也鼓了。如今,張問余的合作社已成為玉門市一張亮麗的名片。合作社現占地1.2萬畝,建成7000多座溫室大棚,年收入達6500多萬元,為甘肅省最大的萬畝日光溫室韭菜種植基地。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
今年的韭菜行情非常好,產銷兩旺。這對合作社來說,是件大好事。但張問余卻喜憂參半。憂的是如何能保證韭菜品相好、產量高的同時,把住質量安全這一關。“韭菜根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蟲,隨著韭菜種植面積的擴大,韭菜根蛆發生的比例就越高。因而如何高效防治韭蛆,又保證韭菜農藥殘留不超標一直是我們要攻克的難題。”
“盡管我們的韭菜是嚴格按照國家農產質量安全標準執行,但憑良心講,我不能保證合作社的每一家都能夠按要求做到。由于菜農的知識水平有限,食品安全意識薄弱,難免會因利欲熏心而違規使用農藥致使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這對合作社來說是致命一擊,對消費者來說更是嚴重危害健康。”張問余說。
因此,張問余建議政府能夠給予合作社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配備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儀器,及時、快速、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風險,在保證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時,助力合作社健康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