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果蔬農殘超標嗎?雞鴨魚肉食用安全嗎?在廣西,1845個農貿批發市場的2598臺快檢設備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目前,這套投入1.1億元建成的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系統正高效運行,年內共檢測食用農產品85萬批次,發現并禁售問題食用農產品1.8萬公斤,有效地保證了八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冠宇農藥殘留檢測儀依據國家標準方法(GB/T5009.199-2003)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糧農組織FAO殘留農藥檢測標準、世界環境保護局EPA參照攝入量等要求來設計。采用酶抑制率比色法對水果、蔬菜等農林產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含量進行快速準確的檢測。可以有效地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監督。 “安全閥”嚴格控制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防止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上市后發生安全事故,保護消費者食品籃的安全。通過這些有效措施,既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又全面提高了綠色農業基地的生產管理水平。它在促進綠色農業,優質農業,品牌強農和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突出作用,加快了農業標準化進程。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了農民增收步伐,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為了管好百姓的“菜藍子”,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2017年以來,廣西區市場監管部門著力建設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監測系統,全區先后投入1.1億元為每個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所配備具有即時錄入的現代化檢測設備,在1845個農貿批發市場建設了快檢監控平臺和快速檢測室,近50萬戶農產品經營者參與到快檢迎檢行列。每天上市銷售的蔬菜和畜禽肉類都要經過檢測設備“驗明正身”才能進入市場,一旦發現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或含有“瘦肉精”“孔雀石綠”等有毒有害成份的農產品,將被禁止進入市場并接受監管部門調查處理,從而在市場的“入口”就把好食用農產品的質量關,嚴防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混”入農貿市場。
在把好市場“入口關”的同時,廣西區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創新監管手段,推行以“市場開辦方自檢為主、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指導為輔、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配合監管部門實施監督”的“互聯網+快速檢測”監管模式,在各市、縣、鄉鎮3418個農貿市場統一設立了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室,統一建設食用農產品快檢管理平臺,統一實行快檢信息實時上傳共享,實現了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監管網絡聯動。通過監管網絡信息共享,廣西各地農貿市場農產品檢測數據將可以實時通過農貿市場LED顯示屏、公眾網絡查詢系統、手機App等載體對外公示,既方便消費者實時掌握農產品相關信息,又加強對商家失信行為的約束監管,倒逼種植、養殖環節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依法誠實守信生產經營,不斷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廣西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監測系統建成運行一年來,共檢測果蔬、畜禽肉類、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85萬批次,發現并禁止入場銷售問題食用農產品1.8萬公斤,檢測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同比下降1.38%,食用農產品快檢系統高效的運行為八桂人民扎緊了食品安全的“籬笆”,筑牢了食品安全的“長城”。
農藥殘留檢測儀www.www.yygrwh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