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食藥監局對全市展開的水產品經營專項整治行動中發現有花甲、沙甲、白貝等水產品中有氯霉素,桂花魚等則檢出了隱形孔雀石綠。雖說是合格產品占有98.6%,但依然有一部分有毒有害水產品流入市場,這些有毒有害水產品一旦進入市民口中對其身體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所以,在此呼吁有關部門對這種現象一查到底,追究其責任人應有的法律責任。
氯霉素是一種抗生素相信都不陌生,它也可以當做獸藥來使用,可以治療不少動物的疾病。作為獸藥的氯霉素一旦經過動物抵達人的體內其副作用也是相當大的。
那么孔雀石綠是什么?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可以作為染料,也可以殺死真菌、細菌以及寄生蟲,只不過人類服用孔雀石綠后可以致癌,這絕不是夸大其詞,所以國家在2002年就對孔雀石綠、氯霉素等添加劑明令禁止。上世紀30年代,人們發現孔雀石綠可以用來殺死魚體表面的真菌、寄生蟲,尤其是對水霉病有特效,于是它開始在世界各國的水產養殖領域大量使用。十幾年前,國內幾乎所有水產養殖戶都在用。
后來科學家懷疑孔雀石綠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威脅,于是對它的使用開始逐步收緊。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均禁止孔雀石綠用于供人食用的水產中。2002年,中國也將它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化合物清單》。
在事件發生后,有一些食品安全領域的專家為了防止公眾過分擔憂,表示據數學模型推算,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活到80歲,即使每天吃6兩魚肉,孔雀石綠的殘留量也在安全范圍內。
要求公眾理性面對孔雀石綠的現實危害,固然是正確的態度,但是,在全球范圍內,孔雀石綠都是水產品中的違禁物品,禁止添加,要求0檢出。這并不完全是一個科普問題,而是明確的違禁物品為什么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實際上,目前對于孔雀石綠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并未評估過孔雀石綠對人的致癌性。只是,有動物實驗發現,其對肝臟有毒害,可誘發小鼠肝臟腫瘤。一般從保護人體健康的角度出發,認為那些已肯定對動物致癌的化學物質,對人類也可能有潛在的致癌危害。因此,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提出禁用孔雀石綠。
由此可見,對于這些不良商販的不良行為,有關部門應該嚴格之上再嚴格,同時引導好廣大農民,做好科普工作,不要出現類似損人利己的事件,影響中國水產品的聲譽,也影響廣大老實本分農民的利益。
獸藥殘留檢測儀www.www.yygrwh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