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浙江大學校醫院收診嘔吐腹瀉病人一事,浙江大學校醫院24日發布情況說明稱,截至10月24日14:30統計數據,因嘔吐腹瀉到校醫院就診的人數為69人(含校外人員),其中2人住院。經西湖區疾控中心調查,初步排除食物中毒,疑似諾如病毒感染。
關于校園食品衛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師生們的飲食安全衛生問題各地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局也都曾再三強調和研討。校園師生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嚴重關系著社會未來群體的身體健康。因此不少學校都與政府進行聯手布局,把控校園食堂飲食安全。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衛生快檢技術發展飛速。許多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技術也都已經趨于成熟,國家市場食品監督局曾下達指令要求規定,校園食堂必須增設食品安全快檢程序,就餐留樣標準,以便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問題食品溯源食品就餐衛生。可是即使如此,我國的校園飲食還是問題頻發,作為校園管理者大多將學校餐廳窗口外包,商販為了盈利大多簡化或者取消了相應的檢測流程,作為校方應積極承擔責任,做好監督抽查,增設食品安全衛生檢測設備,將不符合標準的商販進行整改和清退。來保障師生們的飲食安全衛生問題。
情況說明稱,10月23日晚至今,陸續有嘔吐腹瀉患者前往浙江大學校醫院就診。學校高度重視師生健康狀況,多部門迅速開展相關工作,杭州市西湖區疾控中心等衛生部門也迅速介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樣和分析論證。截至10月24日14:30統計數據,因嘔吐腹瀉到校醫院就診的人數為69人(含校外人員),其中2人住院。校醫院對患者進行了積極診治,患者目前情況基本平穩。經西湖區疾控中心調查,初步排除食物中毒,疑似諾如病毒感染。
情況說明指出,下一步,西湖區疾控中心將進一步調查發病原因,繼續開展病例監測。學校也將及時通報后續相關情況。
夏秋季節消化道疾病較多,浙江大學校醫院提醒同學們注意飲食安全,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