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模式的多元發展,飯店為了吸引顧客,往往會提供一些免費的食品作為噱頭,如免費提供餐前小食品、開胃小菜、自制的佐餐調味醬等,但這些所謂免費小食品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沒有引起飯店的重視。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管局施海榮近日分析了一起關于免費食品過期的案件,提醒餐飲行業從業者更加繃緊食品安全弦,把好食品原料采購關的同時,務必加強對加工使用等經營過程的質量把控,嚴禁使用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等食品原料進行餐飲加工制作。
兩盒過期免費蘸料罰了兩萬。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1月15日對位于崇川區的某海鮮餐館(以下簡稱當事人)進行檢查。在當事人后廚熱菜加工區的煲湯區旁的不銹鋼操作臺上發現兩桶過期海鮮醬(其中一桶已開封啟用,另一桶尚未開封),執法人員當場對涉案食品進行了扣押,并予以立案調查。
經查,當事人為一家中型餐飲店。主要提供海鮮火鍋類餐飲服務。當事人于2018年7月15日從上海某食品公司購進了含涉案食品在內的同品牌、同規格、同批次的4桶海鮮醬,進價均為60元/桶,采購后主要用于加工制作火鍋蘸料,該火鍋蘸料供顧客免費選用。案發時,上述海鮮醬還剩兩桶,涉案食品外包裝標識內容均為:生產日期:2017年11月24日;保質期:12個月;凈含量:7公斤;委托方:佛山市××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廣東省佛山市××等,案發時涉案食品均已過保質期。
施海榮說,涉案海鮮醬不直接用于銷售,主要用于加工制作火鍋蘸料,屬于食品原料范疇,崇川區市場監管局根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本辦法所稱貨值金額,指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的食品的市場價格總金額。其中原料及食品添加劑按進價計算,半成品按原料計算,成品按銷售價格計算”的規定,按照進價計算認定當事人經營過期涉案食品貨值金額為120元(已使用的另外兩桶海鮮醬因無法認定當事人使用時是否已過期,按照當事人有利原則,不予認定),同時因當事人免費提供火鍋蘸料,故認定無違法所得。
在此案調查過程中,當事人提出以下內容陳述申辯:其無主觀故意,只是近期剛換了廚師,一時疏忽所以在加工操作時沒有仔細檢查食品原料是否過期等情況,加工后的成品火鍋蘸料屬于免費提供給顧客使用,沒有造成顧客身體不適、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等,故要求對其免于處罰。然而崇川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上述申辯均不構成免于處罰的法定理由。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大事,當事人作為餐飲服務提供者,包括廚師在內的員工、從業人員等日常流動、交替均屬于行業較為常見的現象,是否造成顧客不適、食物中毒等較為嚴重的危害后果不是認定其是否可以免于行政處罰的必然要件。免費提供火鍋蘸料屬于市場營銷或經營策略行為,更不能成為免于處罰的理由。

施海榮說,考慮到當事人在案發后立即開展整改,為杜絕類似違法行為發生采取了一系列較為有效的措施,且當事人在采購涉案食品時已履行必要的查驗義務并留存了進貨清單及供貨商的相關資質,加之涉案食品貨值較小,因此綜合認定符合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所列的減輕處罰的要件,崇川區市場監管局本著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等原則,從法律目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綜合裁量,決定對當事人予以減輕處罰。崇川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沒收過期海鮮醬兩桶、罰款兩萬元的處罰。
使用過期原料加工成的“免費食品”是否可以處罰?
崇川區市場監管局認為應當處罰,食品安全法的立法本意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針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與處罰不受該食品經營行為是否直接營利的限制。該案當事人自制加工成的火鍋蘸醬雖然名義上屬于免費提供給顧客,但其本質并非無條件免費,而是一種經營策略,享受上述免費火鍋蘸醬是以實際進店消費為前提。通過對消費者總消費金額的收取來最終消化上述成本。施海榮介紹在該案的辦理過程中,執法人員對涉案當事人進行了認真仔細地說理,最終讓其較為深刻地認識到錯誤,自愿接受行政處罰,并表示在今后的經營中一定依法經營,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