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作物自主品種占95%以上,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64%,品種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據統計,我國作物育成品種中,80%以上含有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圃資源的遺傳背景,53%的畜禽地方品種得到產業化開發利用。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我國農作物育種技術經歷了優良農家品種篩選、矮化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生物技術等發展階段,育成農作物新品種5.5萬余個,實現了7~8次新品種大規模更新換代,推廣了一批突破性優良新品種,為端牢中國人的飯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長時間降雨,形成潮濕的天氣。在這種環境下十分利于霉菌的生長與繁殖,而霉菌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素,通常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經濟帶來傷害和損失,由于這些有害的霉菌喜歡在發霉的糧食飼料中繁衍,其中最容易受到真菌毒素危害的產業當屬糧食產業和畜牧產業。而其中飼料霉菌毒素污染最為嚴重。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稱作F-2毒素.是禾谷鐮刀菌產生的一種霉菌毒素。鐮刀菌主要侵害玉米、燕麥等農作物,產生的ZEA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動物可以通過污染的食物接觸ZEN,由胃腸道持續吸收,肝腸循環還可使其在體內滯留時間延長,乳汁也能排泄一定量的ZEN,這種霉菌毒素在養豬業中的影響危害極大。
豬對玉米赤霉烯酮極其敏感,受到感染后,不僅會使母豬的繁殖機能受到嚴重影響,還會降低仔豬生長性能和豬的免疫功能,目前已成為養豬行業的一大殺手。當疫情發病時,病豬的食欲減退,身側出現紅斑,一般體溫正常,只是母豬發情期延長或假性妊娠,分娩時產程長,難產現象增加,死胎數增多,隨著疫情發展病豬甚至開始停食,腹痛下痢,被毛粗亂,迅速消瘦,生長十分緩慢。母豬的生殖系統也會受到破壞。這時就會直接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目前我國對于飼料霉菌污染情況已經有了解決方案,隨著玉米赤霉烯酮定量分析儀GY-710儀器的推廣應用,困擾養豬行業的問題終于得以解決。這款儀器采用熒光定量快速檢測原理不僅快速簡便,而且準確性高,方便了對養殖飼料的篩檢工作,將有問題霉變的飼料擇出,從源頭預防家畜感染霉菌毒素的機會,從而提升養殖產量和養殖質量,增加企業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