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堅果類產品豐收的時節,堅果類食品因為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其他營養物質,長期服用能為人們帶來諸多好處。因此堅果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追劇的時候簡直就是絕配,可是堅果食品卻極容易受到污染,如果長期服用受到被污染的堅果類食品會產生致癌的隱患.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部分堅果類食品的抽檢抽驗結果:由南昌艾精隆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葵花籽的過氧化值檢測結果為2.77g/100g,其檢測結果約是國標允許值的3.5倍。為什么堅果類食品會出現過氧化值超標?
據了解,國標GB1930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堅果與籽類食品》中規定,堅果食品的過氧化值應小于0.80g/100g。當堅果中過氧化值超標時,堅果類食品會出現酸臭、刺鼻的氣味,食用此類的堅果制品會有苦澀、發酸的味道。這不僅影響口感,其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堅果油脂成分較多,在紫外線、氧氣和水分的影響下,脂肪會發生氧化,導致酸敗、變質,產生一股刺鼻難聞的味道,俗稱“哈喇味”。吃有哈喇味的堅果,會攝入大量油脂變質產生的氧化自由基,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另外,夏天天氣潮濕,堅果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變軟,甚至生蟲。堅果受潮后很容易受到霉菌的侵害,發霉的堅果會產生一種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它的毒性比氰化鉀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肝臟,誘發肝炎、肝硬化、肝壞死如果長期小劑量的服用黃曲霉毒素,會誘發肝癌,一次性大劑量的服用黃曲霉毒素,會導致死亡。所以如果你發現家里有發霉的堅果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扔掉。
近日河南冠宇儀器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生產出了一款真菌毒素殘留定量分析儀。這款儀器可以準確地檢測出堅果當中所蘊藏的霉菌菌落,而且操作簡單,即使是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真菌都能夠篩查出來,為堅果類食品的安全檢測提供有力保障。相信隨著堅果企業的檢測儀器的陸續配備,小伙伴們又可以一邊開心吃堅果,一邊追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