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34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中,南昌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里脊肉檢出禁用獸藥氧氟沙星,磺胺類(總量)藥物使用超標。根據資料顯示,南昌雙匯公司曾因生產環境問題被勒令整治,其母公司也曾因食品質量問題被起訴。
氧氟沙星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獸藥,在原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不得檢出)。
在本次涉及的里脊肉中檢測值高達88.1μg/kg,氧氟沙星殘留在人體內蓄積,可能引起人體的耐藥性,長期攝入氧氟沙星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癥狀,大劑量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而另一種磺胺類(總量)獸藥,雖然屬于國家允許使用的獸藥,但是國家明確規定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本次檢測值為448μg/kg,超過國家標準3.48倍。長期攝入磺胺類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導致泌尿系統和肝臟損傷等健康危害。
氧氟沙星和磺胺類物質均屬于廣譜抑菌劑,違規用藥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為了防治疾病而超量用藥或對用藥控制不嚴所致,但就雙匯食品來講,作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肉制品加工企業,在養殖到肉制品原料購入,直至最終加工成成品里脊肉,層層環節均未發現獸藥問題,試問,究竟是質量控制不嚴,還是肆意妄為,放任不管?
本次違禁獸藥事件不禁令人回想,自2011年雙匯瘦肉精事件起,食品質量問題頻發,今年7月北京市民時先生就曾在雙匯火腿腸中發現蛆蟲,購買時外觀正常,未發現破損,膨脹等情況,但時先生用牙咬開后,發現已有部分火腿發生變質,仔細觀察發現蛆蟲蠕動,然而雙匯廠家并未對此作出回應,事件不了了之。 雙匯的產品質量問題如今已經不能用“疏忽”來輕易解釋了,作為中國肉制品企業里的“王中王”,屢現質量問題只能說明雙匯對產品生產不負責,對百姓安全不負責,對國家規定置若罔聞。
據其官網介紹,雙匯在全國18個省(市)建有30多個現代化的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了養殖、飼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商業等完善的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300多萬噸,擁有近百萬銷售終端。雙匯品牌價值455.85億元,連續多年居中國肉類行業第一位。然而如今的雙匯,要想穩住在肉類行業的“王中王”桂冠,不僅僅要應對非洲豬瘟帶來的原料價格上升,更要從企業責任,生產監管等多方面入手,重新樹立品牌形象,盡量避免食品安全問題再發生。保證產量,更要保證質量;保證口味,更要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