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些行政性處罰信息,其中不乏盒馬、薩莉亞、豐收日等知名品牌門店違反《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靜安第三分公司(芷江西路394號1層、404號地下一層)因為售賣過期食品,今年8月8日被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并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今年4月3日,上述當事人被靜安區市場監管局檢查發現銷售了過期的“現蒸筍干菜肉青團(4只/盒)”。該批次青團系4月1日生產,保質期至4月1日24時,但當事人并沒有在青團過期后對其進行銷毀,而是在4月2日繼續售賣。當事人構成了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者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例并非盒馬方面首次因為違反《食品安全法》被查處。來自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公開信息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至今,盒馬鮮生旗下多家上海門店已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上海各級食品監管部門處罰數十次。
其中多次是因為經營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和盒馬發生類似違法問題的,還有知名餐飲豐收日。豐收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靜安第二分公司(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二路268號一層A區、二層)因為采購了農藥殘留量超標的食品原料,于今年8月9日被靜安區市場監管局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采購原料的把關不嚴,是不少飯店的“通病”。上海薩莉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滬太路店(上海市靜安區滬太路1111弄10號4層L423室)相關批次食品就被發現“來路不明”。今年4月16日,靜安區市場監管部門對當事人的經營場所進行檢查,查見冰箱內待用的袋裝意大利通心面、面包、袋裝巧克力蛋糕均無食品標簽標識,上述產品均用于簡單再加工后銷售給顧客食用。
對于我們信任的大品牌都躲不過食品原料污染的問題,由此可知,我們平時市面上的食品的食品安全令人堪憂。現在隨著河南冠宇儀器有限公司的不懈努力,一款新型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問世了,這款食品檢測儀可適用于多個場景,不論是新鮮果蔬的農藥殘留檢測,還是豬肉的禁用添加檢測,亦或是糧油的真菌霉菌檢測,都能夠勝任。有了這款做工精良,準確靠譜的食品安全檢測儀,相信那些問題產品統統會被我們隔絕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