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東芬蘭大學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食用全麥黑麥面包的成年人血漿血清素水平低于食用低纖維小麥白面包的人。同時,從黑麥或小麥中攝取谷類纖維也可以降低小鼠結腸中的血清素水平。
血清素又稱5-羥色胺,是大腦中最有名的神經遞質。由腸道產生的血清素仍然與大腦分離,但它是人體大多數血清素的來源,具有各種外圍功能,包括調節腸道運動。
根據這項發表于《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的研究結果,全谷物食品的健康益處可能至少部分與腸道血清素產生的改變有關。
全谷物食品的攝取與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癥的較低罹患風險相關聯,盡管它有潛在的健康益處,但作用機制仍不清楚。其可能會對全谷物、植物化學物質和纖維中含有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產生影響,腸道細菌從中產生不同的代謝物。
這項新研究探討了全麥黑麥的攝取如何調節血液中不同代謝物的濃度。這項研究采用了非靶向代謝物分析,也被稱為代謝組學,它可以同時檢測許多代謝物,包括以前未知的代謝物。
近年來,代謝組學越來越多地用于飲食干預研究,以發現新的飲食生物標志物,并探索與特定食物、營養素和飲食模式相關的代謝變化。比如,之前已有研究發現,全麥黑麥攝入可降低餐后胰島素反應,或通過誘導飽腹感來改善體重維持。
該飲食干預研究開始的前4周,參與者每天吃6~10片低纖維小麥白面包,后4周再吃同樣數量的全麥黑麥面包或補充黑麥纖維的小麥白面包。在每個周期結束時,研究人員收集參與者的空腹血漿樣本,并使用液相色譜—質譜法進行分析,比較不同飲食周期的血漿代謝物分布情況。
結果顯示,與低纖維小麥白面包相比,全麥黑麥面包的攝取導致血清素濃度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也在小鼠身上測試了在飲食中添加谷類纖維是否會改變腸內血清素的產生。他們用黑麥麩、麥麩或纖維素粉補充小鼠9周的飲食,發現接受黑麥麩或麥麩的小鼠結腸中血清素顯著降低。
血清素升高與高血糖水平有關。“全谷物被認為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根據這些新的研究結果,這種影響至少部分是由于血清素水平的降低。”東芬蘭大學研究員Kati Hanhineva表示。
研究人員還對血清素與結直腸癌的關系很感興趣。IARC的科學家Pekka Keski Rahkonen補充說:“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癌癥患者的血漿血清素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
全麥黑麥面包的攝取也與較低的血漿牛磺酸、甘油磷酸膽堿和兩種內源性甘油磷脂的濃度有關。除了這種內源性代謝產物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與全麥黑麥面包攝取相關的15種黑麥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體外也被證明能夠抑制結腸癌或前列腺癌細胞系的生長。
作者表示,研究發現全谷物攝取與降低這些疾病風險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支持當前在飲食指南中增加全谷物攝取的部分。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093/ajcn/nqy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