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絕了?“鹵制品一哥”食品中發現臟煙頭加盟模式引發安全隱憂52歲董事突然離世
7月4日,絕味食品(603517.SH)發布公告稱,董事趙雄剛當日因突發疾病不幸去世。
根據絕味食品年報顯示,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4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8.5億元增長13.45%,凈利潤為6.4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69%。
經歷多年博弈,絕味已經從過去和周黑鴨、煌上煌三足鼎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鹵制品一哥”,但食品安全問題卻如影隨形。
7月5日,絕味食品收盤股價為37.51元/股。
凈利潤反超周黑鴨成為“鴨王”
相較于絕味食品2018年的成績單,周黑鴨(01458.HK)2018年實現收益32.1億元,同比下降1.2%,凈利潤為5.4億元,同比下降29.1%。
事實上,2017年,剛剛上市的絕味食品的凈利潤還不如周黑鴨。數據顯示,絕味食品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8.50億元,同比增長17.59%;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31.93%;周黑鴨2017年實現營收32.49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凈利潤7.62億元,同比增長6.4%。
早絕味食品5年上市的煌上煌(002695.SZ),其2018年實現營收18.98億元,同比增長28.41%,實現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22.72%。
值得注意的是,絕味食品的凈利潤能反超周黑鴨,和市場的擴張有著巨大關系。絕味食品方面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在國內市場按照既定策略進行推進,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標,門店數量增長也按計劃完成。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絕味食品的開店加盟商和直營店總數為9915家凈增862家;周黑鴨全國擁有1288家自營門店,全年凈開門店261家。
某大型券商分析師王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絕味食品的極速擴張在市場占有率方面的確會有好處,但實際上,絕味食品的門店數量幾乎是周黑鴨的8倍,而其二者的營收卻相差沒有那么多,這或許是絕味的市場占有策略,從長期看,周黑鴨的市場擴容空間還有很大,公司前景或更可觀。
極速擴張背后的食品安全隱患
絕味食品市場極速擴張的背后,食品安全隱患不容忽視。《華夏時報》記者在某知名外賣平臺上搜索北京市絕味鴨脖的門店后發現,大量食物不干凈的差評充斥著該門店的評價列表中。
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絕味鴨脖的投訴有13件。其中包括著今年5月10日,山東濰坊的一名消費者在購買絕味鴨脖后發現鴨腸中有煙頭。
記者注意到,在絕味食品的招股書中,將“食品安全風險”列為公司第一風險要素。絕味表示,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無論是對企業的品牌還是經營業績都會產生較大沖擊,未來公司將進一步細化食品安全控制,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資深分析師汪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食品安全是社會公眾的痛點,更應該成為企業的底線,絕味食品若想持續穩步做好業績,還需要在此方面下好功夫,不可盲目擴大市場而忽略食品安全相關問題。